学科、专业领域名称
|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
|
学 术 职 衔
|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
导 师 姓 名
|
马云东
|
|
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
|
博士 东北大学
|
|
职 称
|
教授
|
|
工 作 部 门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
联 系 电 话
|
0411-84109376
|
|
电 子 邮 箱
|
myd@djtu.edu.cn
|
|
研 究 方 向
|
系统可靠性、交通运输安全
|
|
学习及工作经历
|
||
学习简历
1980.09-1984.07,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工学学士
1984.09-1987.07,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工学硕士
1991.09-1994.07,东北大学,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7.07-1993.09,阜新矿业学院,建设工程系,助教、讲师
1993.09-1995.04,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1995.04-1997.02,阜新矿业学院,期刊编辑部副主任,学报主编,教授
1997.02-1998.0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1998.09-2006.0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06.09-至今,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校长,教授,博导
|
||
进修及访学经历
|
||
2003.12-2004.04,德国克劳斯塔尔科技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
[1] 高速铁路隧道服役状态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估预警,辽宁省科技厅专项基金,2020.01-2021.12,主持
[2] 寒区运营高铁隧道口安全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09-2021.12,主持
[3] 难溶水煤层机掘工作面控尘除尘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2013.1-2015.12,主持
[4] 系统安全状态辨识与风险管控理论研究,辽宁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3.1-2016.12,主持
[6]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1-2014/12,主持
[7]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衬砌损伤破坏的机制研究(5105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1-2012.12,主持
[8] 难溶水煤层机掘工作面控尘除尘理论及应用研究(U1261121 /E04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5.12,主持
[9] 井上下综合防尘研究与设计,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2013.05-2013.12,主持
[10]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研究,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1.1-2012.12,主持
[11]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物流管理技术研究(2012X005-E),铁道部计划项目,2012.01-2013.12,主持
[12]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其它市级2012.08-2014.07,主持
[13] 峻德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平台,龙煤矿业集团鹤岗分公司峻德煤矿,2012.03-2012.12,主持
[14] 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及信息平台开发,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07-2012.09,主持
[15]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5标锻施工监控量测,中铁十局集团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2010.07-2011.12,主持
[16] 皮带输煤系统煤尘析出运移规律与治理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01-2009.12,主持
|
||
申请专利情况
|
||
|
||
近五年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
||
专著与编著:
[1] 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2008.12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厚风积砂覆盖区水资源预测与优化管理 2007.10 冶金工业出版社
[3] 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 2005.8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 露天矿卡车实时调度及安全保障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5.4 辽宁大学出版社
[5]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4.7 煤炭工业出版社
[6] 可持续发展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 2002.12 煤炭工业出版社
[7] 矿井大系统广义可靠性设计理论 1995.4 煤炭工业出版社
[8] 矿井建设施工优化设计 1993.12 东北大学出版社
第一作者学术论文:
[1] 基于OWA-AHP和熵权法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 [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40(04):86-91.
[2] 基于OWA-AHP和熵权法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40(03):44.
[3]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基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及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38(03):84-87+91. |